30岁后做近视手术,老花眼会来得更早吗?
浏览次数:1 日期:2025-08-29 来源:华厦渝州眼科医院
“做完近视手术,老花眼会不会提前找上门?”
不少30岁以上、考虑做近视手术的人,心里都有这个疑问。今天,我们就一次说清楚。
一、近视和老花,其实是两回事
近视属于屈光不正,通常是由于眼轴过长,导致外界影像聚焦在视网膜之前,使得看远处物体时模糊不清。
老花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,眼内晶状体弹性下降、睫状肌调节能力减弱,导致眼睛难以对焦近处物体,影像落在视网膜之后,从而出现近距离阅读困难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老视”。
简单来说:
“近视”与眼轴长度和屈光状态有关;
“老花”与晶状体老化及调节能力衰退有关。
二、近视手术,动的是哪里?
目前主流的近视手术,不管是激光类(全飞秒、半飞秒、全激光等)还是晶体植入类(ICL/TICL),都是通过改变角膜形态或植入人工晶体,来矫正视力,使人重新看清远处。
但要注意的是:手术并不能让已经变长的眼轴缩回去,也没有改变你眼球内部的衰老进程——尤其是晶状体的自然老化。
既然手术根本不碰晶状体,它又怎么会影响到老花的发生时间呢?
所以,答案是:不会。
近视手术不会让老花提前到来。
三、另一个常见误区:近视的人不容易老花?
有些人认为,近视的人不容易老花,甚至不会老花——这其实是一个误解。
老花是自然衰老的一部分,无论你原本是正常视力、近视、远视还是散光,到了一定年龄(通常40岁以后)都可能出现老花。
部分低度近视的中年人,在出现早期老花时,因近视度数与老花度数相近,看近时只需摘掉近视眼镜,症状不明显,让人误以为“没有老花”或“老花来得晚”。
而高度近视者,由于近视度数远高于老花度数,看近时仍需要佩戴老花镜才能看清。
老花出现的早晚和严重程度,因人而异,与个人眼睛调节能力有关,与是否近视、近视度数高低并无直接关系。
甚至有一些观点认为,由于近视者平时较少使用睫状肌调节,其调节力可能衰退得更快,反而可能比正常人更早出现老花症状。
因此,不要以为近视能“抵消”老花,更常见的现实是:年龄大了之后,你可能既需要近视镜,也需要老花镜。